一、施工工序
邊坡線放樣→坡頂、坡面、坡腳定標高→拉設坡面線→坡面土方開挖→坡面平整夯實→土料轉運。
二、施工方法
1、按照施工圖定出坡頂邊線和坡腳邊線。
2、使用水平儀測量放樣確定坡頂線和坡腳線標高,斜坡段每1/3斜長處設置一個標高控制點,將控制點處的原始地面標高測出,然后按照圖紙計算出在該控制點處應該下挖的深度,施工期間隨時檢測及復核。
3、按照設計坡度使用尼龍繩拉設坡面線,以控制開挖時坡面按設計坡度進行開挖。
4、使用反鏟挖掘機進行削坡土方開挖,削坡過程中對開挖的坡面進行監控。
5、反鏟開挖完成后,應立即檢查完成面與設計坡面的差距,如有超挖、欠挖處,安排人工進行修整。修整完畢后的坡面人工夯實。
6、開挖的土方使用自卸車轉運至建設單位指定地點。
**節 擋土墻及排水溝溝槽土方開挖施工
一、施工工序:測量原始地面標高→溝槽開挖→槽底平整、找坡→槽底夯實→復核標高→土料轉運。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前先使用水平儀測量原始地面標高,間隔10米處設置一個標高控制點,將控制點處的原始地面標高測出,然后按照圖紙計算出在該控制點處應該下挖的深度,施工期間隨時檢測及復核。
2、溝槽開挖采用人工配合反鏟方式進行施工,按照施工圖,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
3、溝槽開挖完成后,槽底人工進行平整,水溝基槽按設計坡度進行找坡,平整、找坡完成后使用打夯機夯實處理。采用起跳試打夯機夯實,達到設計要求素土夯實的密實度。
4、槽底夯實完成后,對槽底標高再進行標高復核,使槽底平整度**在5cm內,各處坡度都能達到設計的要求。
5、開挖的土方使用自卸車轉運至建設單位指定地點。
第三節 擋土墻、排水溝磚砌體及墊層施工
一、施工工序:
現澆素混凝土墊層→磚砌體→鋼筋混凝土壓頂→抹面。
二、施工方法:
(一)混凝土墊層
1、現澆混凝土墊層混凝土全部采用機械攪拌,攪拌砼時嚴格按試驗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2、混凝土澆筑采用人工送料攤鋪,采用D30 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3、墊層澆筑完后,覆蓋草袋灑水養護。
4、墊層達到規定強度后,開始上部磚砌體施工。
(二)磚砌體施工
1、拉設定位線,用尼龍線確定墻體水平邊線,用垂球確定其垂直度。
2、砌筑時采用滿鋪坐漿的砌法,砌塊錯縫砌筑。
3、砌體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縫的均勻度及砂漿的飽和度,應參照有關施工規范執行并隨時檢查,校正。
(三)鋼筋混凝土壓頂施工
1、壓頂鋼筋的數量、規格、型號、級別、種類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從合格的制造商處購買,有出廠合格證書或試驗報告單,按規定頻率抽樣進行力學性能試驗,合格后使用。
2、鋼筋加工。鋼筋的切割采用鋼筋切斷機,調直采用鋼筋調直機;焊接普通交流電焊機單面或是雙面焊接;搭接長度:單面焊接為10D,雙面焊接為5D。焊縫密實飽滿。
3、鋼筋安裝。鋼筋安裝位置,鋼筋保護層均按設計及規范要求施工。
4、模板采用18mm厚九層板,50×100mm木枋加固,間距500~800mm布置。
5、混凝土全部采用機械攪拌,機械攪拌混凝土時嚴格按試驗配合比把關。
6、混凝土澆筑工作連續作業,如必須有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施工縫宜留置在結構受力較小且便于施工部位。
7、施工縫繼續澆注時,應待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 方可進行。在施工縫處澆注混凝土之前應除去施工縫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動的石子和軟弱的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的濕潤和沖洗干凈,不得積水,在澆注混凝土前施工縫處鋪水泥漿或與混凝土成分相當的水泥砂漿一層,厚度為10-15mm,以保證接縫的質量。
8、混凝土澆注完畢后用草袋覆蓋灑水養護。
(四)抹面
1、使用1:2水泥砂漿抹灰,拌制砂漿時嚴格控制灰砂比。
2、嚴格控制抹灰厚度。
第四節 坡面植草磚鋪裝施工
一、 施工工藝:
檢查基面→彈線→鋪裝→養護→填土→植草。
二、施工方法
1、植草磚護坡施工前,應先清理坡面, 坡面不應有樹樁、有機質或**。
2、檢查邊坡坡度是否與圖紙要求相一致。
3、在基層彈出“十”字中心線,拉好縱橫基準線,鋪貼方向為從下往上鋪裝,先鋪貼一排磚,再按設計排塊逐塊進行分派。
4、植草磚使用1T翻斗車運送至施工部位,人工搬運材料進行鋪裝施工。
5、人工砌筑植草磚,要求整齊、順直、無凹凸不平現象。用橡皮錘輕敲表面,磚與結合層緊密結合牢固。隨鋪砌隨檢查縫格的順直和磚面面層的平整度,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
6、鋪好后的坡面**天開始應適當灑水,養護3d,嚴禁人為踩踏。
7、填土植草。養護3日后,進行磚格內的嵌土,填實后將面層清理干凈,再進行植草施工。